近期,山西省農機發展中心宣傳培訓部先后赴臨汾市、運城市調研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機操作手)培訓工作情況。
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以來,臨汾市和運城市農機發展中心培訓部門在做好自身安全防護的同時,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農機信息網、微信建群、手機短信等多種方式,推送農機新政策、機具維修保養技術、安全操作規程等方面的信息;組織農機專家開展在線視頻指導,及時為農機經營者和農機操作手解決農機操作使用過程中的各類問題;為“春耕春播”和“三夏”農機化生產活動有效開展提供了技術支持和安全保障等服務工作。
在調研期間,調研人員就師資庫建設、培訓機構狀況和培訓項目績效管理等內容,與市縣培訓部門負責人交換意見,與部分培訓機構和農機合作社負責人進行座談;大家一致認為,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農機操作手)培訓工作意義重大,不僅能使廣大農機操作手了解國家惠農政策,而且能幫助農機操作手快速掌握先進新機具、新技術,尤其是解決了先進的經營管理技術終端應用的問題,大大提升了農民應用農機化裝備和技術的能力,為推動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但當前培訓工作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需要出臺相關的政策給予扶持。鹽湖區培訓學校負責人提出三點建議:一是要進一步強化師資隊伍建設,開展師資人員專項培訓,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和業務水平;二是加快農機操作手服務技能評價工作的應用,為培訓機手爭取一定的政策傾斜;三是制定農機操作手培訓大綱,推進培訓工作規范化和制度化。
調研人員認真聽取了大家的意見和建議后提出:一是繼續完善師資庫建設工作,年底之前完成省、市、縣三級師資庫建設,不定期開展師資人員專業能力培訓,為農機操作手培訓搭好師資平臺;二是積極推動培訓項目績效管理后應用,真正讓培訓起到以學促用、學用結合的作用,通過培訓讓農機操作手獲得更多的實惠,帶動更多的農民參與到培訓工作中;三是在《山西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規劃綱要(2015—2020年)》的基礎上,結合《高素質農民培訓規范(試行)》規范,盡快出臺農機操作手培訓指導意見,為持續推進培訓工作的針對性、科學性、實效性提供機制保障。
|